浣碧是自己撞死在果郡王棺材上的,说白了就是殉情。
有人说她傻:孟静娴死了,果郡王没了,她要是好好把元澈拉扯大,日子说不定多自在呢。我以前也这么想,可再看《甄嬛传》才明白,浣碧不光是自己想死,她也是没办法——必须死。
心里的恨太多,压得她喘不过气浣碧这一辈子,心里头就没断过恨。恨自己跟甄嬛一个爹,凭啥甄嬛是小姐,自己就得当丫鬟?所以她才跟曹贵人勾搭,想让皇帝看上自己,出出这口气。
恨果郡王眼里只有甄嬛,自己对他再好也没用。好不容易耍了点手段嫁过去,可人家的心根本不在她这儿。后来又来了个孟静娴,不光跟她争男人,还怀了孩子——要不是孟静娴在宫宴上误吃了鹤顶红死了,浣碧估计得嫉妒疯了。这股子嫉妒早就变成了恨,只是她不敢恨甄嬛,就只能把气撒在孟静娴身上。
展开剩余77%果郡王要去救甄嬛的时候,浣碧跪着拦都拦不住。那时候她心里多矛盾啊——甄嬛是亲姐姐,以前也帮过她,可她就是不想让果郡王去冒险,甚至宁愿看着甄嬛被嫁到西域去。
到最后,皇帝让甄嬛亲手送果郡王上路,浣碧心里能不恨吗?恨甄嬛连果郡王的尸体都"抢"走了似的,恨皇帝连葬礼上哭两声都不允许。可这恨又不能说出来,更不能真去报仇——一边是亲姐姐,一边是权倾天下的皇帝,她啥也做不了。
浣碧没读过多少书,格局就那么大,除了跟自己较劲、惦记那些得不到的东西,她不知道咋发泄这股子恨。心里装着这么多恨,活着比死还难受,哪还有勇气撑下去?
爱得太盲目,最后连个念想都没了浣碧这辈子,就像个影子,总跟着甄嬛学。
甄嬛受皇帝宠,她就觉得自己也该被皇帝看上,还偷偷打扮,觉得自己比安陵容好看多了;甄嬛跟果郡王好上了,她也跟着动心,一门心思要得到果郡王。她总觉得甄嬛有的,都该是她的,却没想过那些东西本来就不属于她。
她敏感得很,连皇帝赐的名字里没带"女"字旁都能耿耿于怀;她也可怜得很,照着甄嬛教的法子对果郡王掏心掏肺,可人家连个笑脸都懒得给。
果郡王一死,她最后一点盼头也没了。跟甄嬛比,她输得一败涂地;跟自己较劲,她也没啥退路了。活着没指望,死了倒干净。
知道的秘密太多,迟早会被盯上浣碧跟着甄嬛这么多年,知道的秘密可不少。
就说"贵妃安好"那四个字吧,血滴子都从她跟果郡王的家信里翻出来了。皇帝多多疑啊,肯定会盯着她盘问,只要她活着一天,皇帝就会多怀疑一天,甄嬛的秘密也藏不住一天。
浣碧多精啊,这点门道她能看不明白?与其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,不如趁着果郡王的葬礼自尽——既能保甄嬛平安,还能落个"忠贞"的好名声,说不定还能让皇帝有点愧疚,放甄家一马。这么算下来,怎么都不亏。
你说她会这么伟大?还真会。就算她不喜欢甄嬛,心里有恨,可甄远道是她亲爹,她妈也进了甄家祠堂,她不能看着甄家出事。再说了,她活着也没啥意思,死了还能换这么多好处,何乐而不为?
为了果郡王的孩子,她也得死浣碧只是果郡王的侧福晋,不是正头娘子。要是元澈跟着她长大,她既没能力给孩子争前程,元澈的身份也尴尬,将来肯定没啥好出路。
别看她讨厌孟静娴,可她对果郡王是真心的,咋能看着果郡王的后代没出息?所以她只能死——她死了,元澈才能被送到别处养着。到时候孟家肯定会管,甄嬛也不能不管,孩子的将来才有指望。
后来元澈被过继给慎贝勒,弘曕也给了果郡王当儿子,这些她可能没预料到,但她知道自己死了,孩子才能有更好的归宿。
这么一看,浣碧死,既是自己选的,也是没办法的办法,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。
发布于:山西省倍悦网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哪个最好-实盘配资开户-炒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