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舰以前其实就是乌克兰“瓦良格”号的那条航母,大家都不陌生。它还有个“亲姐妹”,眼看着也快退役了,这会儿俄罗斯那头放话要卖,不过这要价,居然高达3500亿,真是让人有点咋舌啊!
要说这要价那么高,中国想引进也不是不可能,但难度确实挺大的。毕竟,3500亿这个数字摆在那里,不光是买的成本,还得考虑配套设备、技术改造和后续维护,好几个方面都得花费不少钱。再加上国际形势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应,也得权衡清楚。不过,要是真的想掌握更先进的航母技术,也不是没有可能,但可能得等一段时间再说啦。
俄罗斯库舰开价3500亿?
7月25日,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会主席克斯京一句话,直接宣布了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航母的未来走向。
这只服役超过40年的老伙伴,维修费搞得昂贵得离谱,真是相当不划算。
接下来,要么挂出去卖掉赚点腾挪资金,要么就彻底退役报废,正式告别历史的舞台了。
这话背后藏着一份高达3500亿卢布的维修估算单,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320亿左右。
这个数字,倒不太像普通的商业报价,倒更像是一种亮明态度的宣示。
3500亿卢布的修理账单,一看到这数,脑子里头不自觉蹦出来的就像是活脱脱的“火上浇油”。
要是稍微打听一下俄罗斯造船业现在的实际情况,就能清楚。
联合造船集团用那堆天价数字,基本上是在掩饰自己技术实力的完全空壳罢了。
自打“库兹涅佐夫号”进行现代化升级开始,就像在开玩笑似地,没有一点儿认真严肃的感觉。
2017年一进厂,就跟噩梦开了头一样,压根没消停过。
一开始,俄罗斯唯一能担得起它的巨型浮动船坞PD-50突然毫无预兆地沉没了,一台重达几十吨的起重机顺势坠落,在航母甲板上凿出一个大洞。
就像给病人动手术一样,手术台先坍塌了。
没有硬件,仅仅算是踏出了第一步。
接着,舰上突然着火,烧毁了不少舱室,还出现了人员伤亡的情况。
这场火不仅把设备都烧了个干净,还把最后一点耐心也烧得差不多了。
最让人心疼的打击,来自内部,动力系统在地面测试的时候,蒸汽管道竟然直接爆了。
也就是说,航母的“心脏”基本上算是报废了,没得救了。
这些事故单独来看都是意外,但放在一块儿就变成了必然的结果。
问题的根源在于,苏联解体那会儿,俄罗斯接手了军队,不过工业方面没全都跟着一起继承过来。
尤其是说到造船这块的“金字招牌”,航母的建造和维修本领,乌克兰尼古拉耶夫船厂那时候分出去了,又一波技术大拿离开,俄罗斯这才算是真的断了接力棒。
如今的联合造船集团,根本没那个实力能自己搞定一艘航母那些繁杂的维修活儿。
它缺少合适的船坞,没有充足的技术工人,更没有把整个系统整合起来的工程能力。
克斯京说的那3500亿,根本就不是用来修船的,实打实是搭建一整套航母工业保障体系的费用。
所以他索性就把话说明白:这船没法修了,海军自己看着办吧。
这明显是在施压,让俄军方放弃这个棘手的事儿。
接管辽宁舰姊妹舰?
库兹涅佐夫号要卖的消息一传回国内,一些军迷立马坐不住,兴奋得像捡到宝似的:“还能不能再搞一把,把那两姐妹舰凑齐啦!”
甚至有人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还能重现当年“瓦良格”的经典玩法,再弄一艘回来,航母的家数不就直接多一艘啦?
这念头听起来挺美好,实际上嘛,有点天真哦。
现如今的中国海军呀,早就完全不像以前那样了,早就不是那个连航母设计图都得“靠猜测”的新手队伍了。
当初费尽周折把“瓦良格号”买过来,咱们真正的目的不是多买一艘船,而是想弄明白“航母到底是怎么造的”。
那时候,中国的航母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,瓦良格就像一本展现在面前、可以逐步拆解学习的立体教科书。
它帮咱们冲破了从“零”到“一”的壁垒,打造出了“辽宁舰”,还带动了整个航母产业链的萌芽。
现在我们早已经自己能建航母、管理航母、还能熟练操作航母啦。
003型已经下水了,004也在赶路中,核动力、弹射起飞啥的都挺齐的。
这个时候再买一艘四十多岁的“老旧船”,确实没有啥必要。
“瓦良格”象征着“起点”,而“库兹涅佐夫”如今的境遇,就算作“终点”吧。
中国海军,早就不打算再走弯路了。
就算俄罗斯人白送,把这艘空壳子拉回来,从龙骨到桅杆全都翻新一遍,光这些修整的钱就得花掉三四百亿左右。
这笔开销,完全可以用来给我们更先进的国产航母项目添一大笔资金。
花钱去追赶那些落后的东西,真是最亏本的买卖。
十年三级跳,我们自己能造
这十来年,中国航母造得那叫一个快,把老外都看懵了。
2012年,咱们把“辽宁舰”一改装好就进了役,这下子有航母这事儿算定了。
2019年,第一艘自己造的航母“山东舰”正式入列,搞定自主设计和建造这事儿。
到2022年,电磁弹射的“福建舰”顺利下水,成功突破了关键的技术难关。
十年时间里三级跳,步伐既快又稳当。
咱们这份自信,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已经有了一整套世界一流的航母制造体系。
大连和江南这两大船厂,能一边一个地批量造航母,速度还跟煮饺子似的。
有评估显示,中国造航母的能力一年能干出来的数量在全球都排头名。
咱们手里起码有6个能造航母的超大干船坞,而曾经的航母老大哥美国,现如今只剩下纽波特纽斯船厂那一家了。
技术层面,我们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越。
“福建舰”上应用的电磁弹射,可说是航母作战方式迎来了新纪元,今后舰载机能带着满格燃油、满载弹药直接起飞,出任务的速度那可真是一窜老高。
歼-35隐身舰载机还有空警-600预警机这一组硬菜上舰,直接让咱们航母的作战整体实力赶上了美国“福特”级的档次。
具备了这样本事,再瞧瞧“库兹涅佐夫号”,感觉哪哪都不如意。
滑跃起飞这种方式,本身就卡住了战斗机的实力发挥。
动力系统那是出名的不省心,每次去海上溜达,都得安排一艘大马力拖船全程护着,深怕哪段路给整歇菜了,圈里都管它叫“黑烟舰长”。
这种装备嘛,现在压根赶不上中国海军如今的节拍了。
一母同胞,殊途同归
把“库兹涅佐夫号”和“辽宁舰”摆在一块儿去瞅,活脱脱像是看着一段跨时代的故事。
这俩都是在苏联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出来的货,关系那叫一个铁,妥妥的亲姐妹。
可从下水那一刻开始,各自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数。
“瓦良格号”的命运,注定是“重生”这出戏。
它苏联解体那阵子,才造到大约七成左右吧,活脱脱变成了个庞大的钢铁孤魂,就那么扔在乌克兰的码头,日复一日地被风吹日晒雨淋,眼看着一块块生锈。
可它命运真是拐了个大弯,迎来新生,搬进了中国大连的船厂,重新焕发活力,摇身一变成了“辽宁舰”,也承载起中国海军对航母的那份厚望。
“库兹涅佐夫号”的下场,说白了就是走下坡路了。
这艘当年可是带着满满底气服役的,是苏联海军最后那点自豪感,也被后来俄罗斯接手了。
国力衰弱、工业萧条的这三十年间,它不光没能升级,反倒被频繁用到透支,一次接一次的“修修补补”把劲儿全耗光了。
所以说,中国愿不愿意买“库兹涅佐夫号”呢?
这个问题其实根本用不着纠结。
中国海军往后会走啥路,“福建舰”还有后头的004、005早就把这事儿定下来了。
咱们的打法,都是自家船厂里琢磨出来的,可不是照着别人旧时的那套路数搬。
倍悦网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哪个最好-实盘配资开户-炒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